在新一轮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升级的背景下,金属粉体作为电子信息、能源、化工、医疗等领域的核心基础材料,正迎来广阔的市场机遇。即将于“2025全国纳米金属粉体/浆料制备与应用技术论坛”上亮相的安徽纳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号:18)正是把握这一趋势、以创新与智能化驱动成长的代表性企业。
超细铜粉在电子信息等领域中获得了大量应用
创立即高起点
安徽纳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7月,自创立之初便明确了打造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的发展方向。公司以液相还原法为核心技术,现已成功建成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导电铜粉(纳米级/亚微米级)生产线,年产量达100吨,产品批次稳定性已通过市场验证——值得一提的是,该生产线是全国唯一一条无人工参与的智能化金属粉体生产线,在保证产品一致性方面具备行业领先优势。同时,公司在研发端持续突破,已获得4项发明专利,另有十余项专利正在申请中。
精准击破超细铜粉行业痛点
长期以来,铜粉制备行业普遍存在初始氧含量过高、粒径分布不均、产品批次稳定性差等难题,制约了其在高端电子与能源领域的应用。
纳什的创新在于,通过自动化控制和工艺优化,将铜粉的氧含量精确稳定地控制在行业领先水平:200nm级铜粉氧含量稳定在0.5%以下,3-4μm铜粉氧含量稳定在0.12%以下。同时,产品纯度可达≥99.9%,振实密度高,粒径可控,形成了覆盖50nm~10μm的完整产品体系。
这一系列突破,既提升了产品的综合性能,也为下游客户在电子导电材料、粉末冶金、催化剂、3D打印、新能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材料基础。特别是在微纳米级铜粉领域,纳什已突破100-300nm 纳米低温铜粉的生产工艺,正在搭建自动化生产线,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投产,年产能20吨。
明星产品矩阵:覆盖全粒径需求
目前,安徽纳什已形成了从纳米到微米级的全系列产品布局,不同粒径的铜粉各具特点,适配不同产业需求。
l 200nm纳米铜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具备优异的导电导热性与抗菌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与导电材料、抗菌与生物医学、催化剂、润滑添加剂、高性能复合材料及3D打印。
200-300nm铜粉SEM图
l 1-2μm铜粉:具备成本与形貌可控、粒径分布均匀的优势,主要用于粉末冶金、电子导电材料、催化剂及多种功能添加剂。
1-2μm铜粉SEM图
l 3-4μm铜粉:粒度分布均匀、批次稳定、氧含量低,应用于粉末冶金(含油轴承、摩擦材料)、导电填料、3D打印、化学试剂与催化剂以及新兴的HJT电池。
3-4μm铜粉SEM图
l 5-7μm铜粉:振实密度高、流动性佳、形貌可控,适合粉末冶金高密度结构零件、摩擦材料、金属注射成型(MIM)、增材制造以及导热导电添加剂等应用。
5-6μm铜粉SEM图
7μm铜粉SEM图
结语
作为一家年轻却充满活力的新材料企业,安徽纳什正通过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前沿的研发能力,逐步成长为中国高端铜粉材料领域的一支新锐力量。
本次,安徽纳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也将亮相9月25-26日将在苏州举办的“2025全国纳米金属粉体/浆料制备与应用技术论坛”,带来其微纳米铜粉的核心技术与明星产品,期待能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展开深入对话,共同推动超细铜粉在电子信息、化工、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落地。
苏州纳米金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