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5年美国杜邦剥离钛白粉业务成立科慕,亨斯迈日前正式宣布完成拆分,包括钛白粉业务在内,以Venator材料为名作为独立子公司继续运营。据悉,亨斯迈各股东已开始按比例对其在原亨斯迈颜料及助剂事业部中所拥有的股份进行分配。相关工作结束后,Ventor材料公司计划于2017年第二季度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纽交所代码:VNTR)。
为什么亨斯迈要剥离钛白粉业务?比方说,杜邦是为了从特氟龙官司以及糟糕的业绩中脱身。于此,笔者在之前的一篇文字中进行了分析解读(“钛白粉还会涨么?这场万里之外的官司才是关键!”)。亨斯迈虽然声明这仅仅是剥离而并非出售,但说到底,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不良资产的存在恶化了公司财务状况;某些资产明显干扰了其它业务组合的运行 ;行业竞争激烈 ,公司急需收缩产业战线。
公开资料很清晰,2014年亨斯迈的颜料和添加剂业务单元销售额却下跌了3%,其于2015年初宣布减少法国加莱钛白粉工厂的产能,额外削减100个职位;紧接着在当年3月,亨斯迈宣布将关闭从洛克伍德控股公司手中接收的4家工厂;2016年7月,其官网宣布将在第四季度关闭位于南非工业园区产能为25000吨/年的钛白粉工厂。
亨斯迈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eter R. Huntsman对此作出如下评论:“剥离颜料及助剂事业部是集团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也对Venator材料如今的良好运转表示欣慰。希望其可以走出以往凡颜料公司必负债累累的怪圈。目前看来,这主要得益于钛白粉价格上涨以及公司结构优化为其带来的自由现金流,有效弥补了纺织染化业务缺失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除了对部分业务进行剥离外,我们还对自由现金流量以及下游业务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并于去年偿还了5.5亿美元的债务以改善集团财务状况。”
结合上面陈述的来理解这段评论,我们大概可以更容易理解。目前,亨斯迈所做的事情,正是其战略紧缩的体现。而国内钛白粉企业在面对2016年的全年大涨,还有2017年似乎可以持续的势头,又会怎么选择呢?
粉体圈 作者:启东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