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行 | 浙江自立:耐火材料出身的企业,要如何做好精细陶瓷粉体?

发布时间 | 2025-11-07 11:55 分类 | 企业专访 点击量 | 121
氧化镁 氧化锆 氧化铝
导读:多年来,浙江自立以高品质耐火材料制品服务于钢铁行业,是国内排名前六的耐火材料企业之一。一直以来,浙江自立十分重视关键原料的自主可控,早在2009年公司便建成首条烧结刚玉生产线,至目前已...

在中国的耐火材料领域,浙江自立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深厚技术底蕴的企业。成立于1985年的浙江自立,从上虞特种耐火材料厂起步,至今已走过余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成长为集耐火材料、高档氧化铝原料、先进陶瓷新材料、精密铸造坩埚及粉体材料、精细化工材料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多年来,浙江自立以高品质耐火材料制品服务于钢铁行业,是国内排名前六的耐火材料企业之一。一直以来,浙江自立十分重视关键原料的自主可控,早在2009年公司便建成首条烧结刚玉生产线,至目前已形成15万吨/年的板状刚玉产能,随后也在氧化铝微粉方向实现配套化布局。这一技术与产能的积累,为其后续切入粉体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日,“中国粉体工业万里行”来到浙江自立,与企业技术主管深入交流,了解这家老牌企业,是如何以耐火材料为根基,延伸至精细陶瓷粉体的新赛道。

从“耐火材料”延伸至“高性能氧化铝粉体”

谈及浙江自立开发粉体材料的历程,企业技术主管向我们介绍道:2018年,浙江自立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联合启动陶瓷用氧化铝粉研发项目;2023年成立浙江自立粉体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推进粉体业务独立化与专业化;2024年起公司重点布局精密铸造用坩埚及配套粉体材料。

浙江自立切入粉体领域的思路,源于企业对材料体系的长期积淀与深刻理解。传统耐火材料多以板状刚玉等复相颗粒料为骨架,同时配以系列细粉、微粉等材料形成最佳紧密堆积结构,以确保优异的常温及高温服役性能。


板状刚玉

“我们原来做的是板状刚玉、煅烧氧化铝等材料,现在顺势延伸到高性能陶瓷粉体,其实是把已有的材料体系做得更精细化。”技术主管表示。依托在高温烧结、杂质控制与晶型调控方面的技术优势,公司自主开发出高纯度、高稳定性的氧化铝粉体,为陶瓷行业提供从基础粉到造粒粉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目前,自立粉体年产能已达3.5万吨,产品包括耐火与陶瓷用氧化铝粉、造粒粉等多个系列。其中新推出的R系列、RL系列、C系列产品几乎覆盖电子陶瓷与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型工艺,正成为企业新的增长引擎。

聚焦高端应用,发力精细陶瓷赛道

在精细陶瓷领域,浙江自立正重点布局两大方向:

一是造粒粉——以自主生产的高性能氧化铝原粉为基础,开发95至99.8系列产品,可满足电子陶瓷、耐磨陶瓷、结构陶瓷等技术陶瓷领域需求;


左:99级氧化铝造粒粉的SEM照片 右:95级氧化铝造粒粉的SEM照片

二是精密铸造材料——包括氧化锆坩埚、氧化铝坩埚和氧化镁坩埚等高温冶炼容器,用于贵金属、合金冶炼及航空航天高温合金铸造。


氧化铝坩埚


镁稳定氧化锆坩埚


钙稳定氧化锆坩埚

大尺寸氧化锆坩埚成品


坩埚装炉(左)加入合金(中)合金冶炼(右)

大尺寸氧化锆坩埚高温合金冶炼使用案例

这些产品不仅实现了部分进口替代,也成为公司从耐火材料延伸到先进陶瓷的重要桥梁,产品质量稳定,客户反馈良好。

“我们虽然是粉体行业的新兵,但研发投入多、决心也大。”技术主管介绍,目前公司研发中心共有研发人员179人,其中博士11人。此次万里行团队参观的研发中心,检测设备投入总额超过1500万元,配置包括X荧光分析仪、ICP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高频红外碳硫测定仪、场发射SEM及钨灯丝SEM等多套先进仪器,并配备多种原料及制品物理性能测试设备,为粉体产品研发与质量控制提供了坚实保障。


结语

从炼钢用耐火材料到精细陶瓷用粉体,浙江自立正以稳健的步伐实现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精细陶瓷粉体业务虽起步不久,却承载着更高的附加值与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可以预见将为浙江自立在精细陶瓷领域开辟出新的增长曲线,也为传统耐火企业向精细陶瓷转型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本。

 

中国粉体工业万里行

作者:粉体圈

总阅读量: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