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稀有金属工业发展史上,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东方")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色东方是世界钽冶炼加工三强之一,建立了我国第一条钽粉生产线、铌产品生产线和国内唯一的铍材生产线,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核工业等国家战略领域。然而,这家"国之重器"的雄心不止于此。在民用材料领域,其子公司宁夏中色新材料有限公司(中色新材)正以创新技术展开布局,推动电子材料国产化进程。本次中国粉体工业万里行团队专程探访中色新材粉体分厂,解码其在银基粉体领域的突破与价值。
中色新材粉体分厂的基因脉络
作为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旗下核心产业单元,中色新材粉体分厂依托集团在稀有金属领域的尖端研发底蕴,独立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一直以来聚焦银粉、银导电浆/胶料、铜及铜合金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其发展脉络始于1995年浆料研究室的创建,经2003年并入东方特材分公司,进一步拓展银粉银浆产业,2009年升格为粉体研究所,并入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最终于2016年正式更名为粉体分厂,成为生产能力国内领先、自动化程度国内领先的银粉生产基地。
如今,公司拥有一个国家级实验室以及一个国家级检测基地,建成了四条还原生产线、一条片粉生产线和一条浆料生产线,其中银粉生产线一期年产能已扩产至400吨,银浆产能则达100吨,均已经建设完成并且投入使用,产品已渗透至光伏市场、电子工业、通讯通信、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化工(催化)、健康(抗菌)、电磁屏蔽、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领领域。
覆盖超全系列银基粉体的产品矩阵
在银基粉体的布局上,中色新材既提供极致性能的超全系列银粉,同时也为响应下游企业“降本增效”提供高性价比的银包铜粉:
1、银粉
作为导电浆料应用最广泛的填料,银粉的形貌、分散性、粒度大小、表面性质均对浆料的导电性能、烧结性能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中色新材在高纯超细银粉领域深耕多年,构建了性能国内领先的超全系列银粉产品矩阵,包括球形银粉、片状银粉及微晶银粉等:
(1)球形银粉:
球形银粉因其高度规则的几何形貌,具备表面积小、堆积密度高、流动性好、分散性好等特点。在作为导电填料时,易于形成高效的导电网络的同时,也易于印刷、涂覆。中色新材推出了产品种类齐全,粒径范围精度可调,工艺稳定、可重复性好的球形银粉。产品具有分散性好、填充密度高、烧结收缩率小、烧结活性高等特点,应用于BC、TOPCon、HJT光伏银浆及导热、多层元器件的内电极浆料和端电极浆料、厚膜集成电路等高、中、低温烧结型导体浆料的绝佳填料。
球形银粉及其性能指标
(2)片状银粉
片状银粉独特的片式化结构可以在堆积过程中形成横向的面接触和纵向的层接触,构筑多维导电网络,烧结后形成的导电膜的致密性较高,导电性能好,因此,片状银粉在微型片式电子元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中色新材公司开发了20余个标准化牌号及40种定制片状银粉产品,具有片式化程度高的优点。
(3)微晶银粉
中色新材推出了AgS和AgSC两大系列微晶银粉,具有球形度高、分散性好、导电性优异、烧结活性高等特点,为片式电子元器件、5G滤波器银浆、太阳能背面银浆及其他中高温烧结银浆及低温导热银浆提供超全的填料选择。
AgS-1及AgS-2微晶银粉
AgSC-1及AgSC-1B微晶银粉
微晶银粉产品参数
2、银包铜粉
在降本增效需求驱动下,中色新材应也推出了兼具铜的成本优势与银的理化性能的银包铜粉。据介绍,中色新材能实现最低7%包覆率就达到与银粉相当导电功效,而产品可根据形貌分为 S系列和F系列。
(1)S系列:颗粒外观呈多面体形,具备高导电性、高振实密度、高分散性,银层表面平整、致密,Ag-Cu界面结合强度高,抗氧化性能好。酸泡试验可维持5分钟以上溶液不变蓝。
(2)F系列:为片状银包铜粉,具备高导电性,高触变特性。
S系列及F系列银包铜粉
银包铜粉指标参数
小结
从承载国家使命的稀有金属“特”与“重”,到赋能千行百业的银基粉体“精”与“新”,中色新材粉体分厂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中色东方集团“科技报国、创新图强”的不懈追求。其超全系列银基粉体产品的体系化布局与持续研发突破,有力支撑了我国光伏、电子封装、通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可控,银包铜等革新品类更是为产业链“降本增效”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粉体工业万里行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