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宜硅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1000 吨硅碳负极(含 1000 吨多孔碳)项目在宜昌姚家港化工园 B 区正式投产,标志着湖北省在新能源材料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2.06亿元,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生产工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多孔碳车间、硅碳车间、硅碳二车间、综合仓库、综合用房、中控室、硅烷卸料站、乙炔汇流排、变配电室、辅助用房、废水废气处理其他配套公用工程以及相关辅助设施。
作为宜昌高新区硅碳负极产业园核心项目,湖北宜硅依托陕西赛能瑞科20年产业化经验,其团队通过 CVD 技术创新突破行业规模化生产瓶颈,已实现吨级供货能力。该技术通过流化床工艺实现硅烷气体均匀沉积,形成"核-壳" 结构(Si@C),有效将硅基材料膨胀率控制在15%以内,产品能量密度较传统石墨负极提升30%,循环寿命超1000次。目前已与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浙江方泰思克等企业达成合作,产品将优先供应高端动力电池及 3C 消费类电池市场。
目前,宜昌高新区正加速打造全球一流产业集群,除湖北宜硅外,晟皓电子级硅烷、匠芯新材料等项目同步推进,计划到2030年形成15-20万吨硅碳负极年产能,产值规模突破600亿元。该项目的落地不仅完善了区域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更为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提供关键材料支撑,助力宜昌从传统化工基地向绿色新材料高地转型。
粉体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