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钙铂合金纳米颗粒替代纯铂,推动氢能燃料电池迈入实用化

发布时间 | 2025-08-08 14:03 分类 | 技术前沿 点击量 | 32
导读:近日,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能源科学与工程系Jong-sung Yu教授团队,采用液相合成法成功制备出钙铂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在氢燃料电池实际环境中展现出远超国际标准的卓越表现,有望加速氢能源...

近日,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能源科学与工程系Jong-sung Yu教授团队,采用液相合成法成功制备出钙铂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在氢燃料电池实际环境中展现出远超国际标准的卓越表现,有望加速氢能源在交通和电力领域的商业化应用。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Small》。

攻克钙难合金化难题,打造理想燃料电池催化剂结构

过去研究表明,将铂与碱土金属(如钙)合金化,有望显著提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性能与稳定性。然而,由于钙的电化学性质活泼,难以与贵金属铂稳定结合,导致全球范围内该类合金纳米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始终未能突破。

DGIST团队采用液相合成技术,成功构建出一种钙铂有序合金核心—富铂壳层结构的纳米颗粒。这种“核壳结构”不仅结合了铂的高活性,也通过钙元素的引入强化了结构稳定性,成为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理想构型。


a) PtCa NPs合成示意图;b) PtCa/C NPs的TEM图;c) 高分辨TEM图像;d) HAADF-STEM图像,展示了Pt(亮斑)和Ca(暗斑)原子的有序排列。

实际应用表现远超国际标准

研究团队将钙铂合金纳米颗粒应用于燃料电池阳极,在实际运行条件下展现出高功率输出与优异耐久性,全面超越美国能源部设定的2025性能指标。这意味着,该催化剂已具备直接用于氢燃料汽车、电力设备等应用场景的可行性。

为进一步揭示性能背后的科学机制,研究团队还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Exner教授课题组合作开展理论模拟研究,证实钙-铂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是其高耐久性与长期稳定性的关键所在。

“传统燃料电池催化剂往往难以兼顾高性能与长寿命,而我们此次开发的钙铂合金纳米颗粒不仅在两方面均有出色表现,同时生产成本更低,具备显著的市场应用潜力。”柳锺成教授表示。因此这项研究结果有望以低成本、长寿命的方式,推动氢能商业化落地。

 

粉体圈Coco编译

作者:粉体圈

总阅读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