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工新材料产业深刻变革之际,作为众多行业重要基础的粉体材料,其应用场景正日趋多元,需求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始于1978年、聚焦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未来产业五大产业集群的全球化工巨头,敏锐捕捉到这一关键信号,并基于业务的纵深发展需求,粉体工程与安全团队应运而生。团队旨在通过粉体技术创新赋能公司化工材料业务,助力万华化学成为世界领先的化工新材料企业。
在此背景下,中国粉体工业万里行团队探访万华化学全球研发中心(总部基地),对话粉体工程与安全团队专家盖国胜教授与团队负责人郭志国博士,以深入了解万华粉体团队的运作与愿景。采访中,他们分享了一些工作的实践探索与对行业的战略思考。
粉体圈拜访万华粉体团队首席顾问盖国胜教授(中)及负责人郭志国博士(左二)合影
一、技术攻坚:以单元优化驱动粉体工程升级
作为化工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万华化学在其超2000亿元产值的化工新材料业务中,半数以上与粉体技术息息相关。大量的粉体应用实践让万华深刻认识到:现代粉体工程绝非孤立的技术单元,而是多个关键子系统紧密咬合的高度复杂工程体系。针对此类问题,盖教授明确提出:必须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打通科研成果转化路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抓手,是在系统工程框架下对粉体单元操作进行深度优化。为此,粉体团队结合万华实际工业案例展开实证研究,精准定位粉体流程中的关键优化节点。
在盖教授的指导下,团队正以 "单元优化驱动系统升级" 为核心策略,围绕工程研究、安全研究与工艺包开发协同发力,攻克粉体生产中的各种技术难点痛点,并将核心成果以工艺包形式输出赋能万华集团各大产业集群。目前万华粉体团队的涉粉项目达100余个,研究500余种粉体材料,并优化25种以上单元操作,实现了对粉体加工全流程的全面覆盖,包括:
1、粉体表征及方法开发:粉体的行为远非直觉判断所能预测。打破经验依赖,深入理解粉体基础特性,才能精准设计配方、稳定优化工艺、有效解决问题。万华粉体团队不仅配备了粉体特性测试仪、流变仪、干湿法激光粒度分析仪、质构分析仪、动态粉末剪切测试仪等众多粉体表征仪器。结合项目特点,定制开发匹配的表征方法。
2、工艺过程及技术优化:聚焦化学制粉、过滤、干燥、粉碎、分级、混合、分散、造粒等粉体加工的关键环节,万华粉体团队通过精细化调控工艺参数、优化设备结构及操作条件,持续迭代工艺技术,提供安全可靠、高效节能且环境友好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从而推进项目的设备选型及放大。
3、工程化与安全保障:为粉体处理系统(系列单元操作、气力输送、脱气、除粉)等关键环节提供可靠方案;并开展粉体燃爆等系列工作研究,攻关行业安全难题,构建坚实的工程安全保障体系。
二、 直面挑战:破解行业痛点与协作突围
尽管团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郭博士指出,粉体团队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是在工艺包设计过程中面临的具体工程难题,如材料品质稳定性、设备的选型及匹配设计等;其次是在如今大而杂乱的行业环境下,国内标准的缺失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行业现象盛行,导致行业技术无法有序进步;最后是国际供应链重组和我国与欧美技术体系的脱钩的严峻国际形势下,同行间的技术交流仍相对匮乏,难以形成合力促进国内粉体行业发展。
对此,盖教授和郭博士带领万华粉体团队采取外向协作、标准引领的双轨并行策略,通过加入国际粉体联合会等国际组织的专题工作组,加强与全球上下游交流,积累国外先进经验;同时,也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工作,以此促进国内粉体领域的规范化和良性发展,并推动我国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小结
粉体工程与安全团队的成立与发展,是万华集团这家化工领军企业主动应对产业技术迭代、填补市场服务空白的战略抉择。他们的平台化研发实践不仅服务于万华自身的材料版图扩张,更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协作与标准构建,为中国粉体工业从粗放走向精密、从局部优化迈向系统性规划提供了示范。在国内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浪潮中,我们也希望有更多如万华粉体团队这般以技术为基、以协作为翼的深度耕耘者涌现,化工新材料行业注入新活力。
中国粉体工业万里行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