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增长以及移动设备市场的快速发展,兆赫、千兆赫甚至太赫兹电磁波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移动设备、雷达监测以及X射线的疾病诊断等。然而,高频电磁波通常具有较强的能量,这种高能电磁辐射会对电子设备造成严重的电磁干扰(EMI),影响设备的性能与使用寿命,意外暴露在高能电磁辐射下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电磁波在各频率波段的应用
目前,采用电磁防护材料阻挡电磁辐射及电磁干扰是规避电磁辐射危害的有效途径之一。电磁防护材料主要分为电磁屏蔽材料、吸波材料和导热材料。吸波材料通过损耗来使电磁波衰减,电磁屏蔽材料以反射、吸收和多次内反射等途径衰减电磁波,而近年来,以碳系材料为代表的、兼具电磁屏蔽能力的高导热材料因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意义及应用价值而备受青睐。
导热材料在电磁屏蔽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传统的导热、电磁屏蔽材料主要是金属、金属氧化物等,这些材料普遍拥有出色的导热导电能力,但是同时有着类似于不耐腐蚀,成本高,加工困难等问题。因此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CPCs)凭借质轻、良好的加工成型性、电磁性能出色可调控等优势逐渐代替传统材料成为制备电磁屏蔽材料的最佳候选材料。
但复合材料的电磁损耗常伴随着热量的产生,必须及时将此能量散发出去,才能保障设备正常工作以及延长材料的寿命,因此导热性能良好的碳系材料(石墨、膨胀石墨、石墨纳米片、碳纳米管、石墨烯和MXene等)成为了与聚合物基体复合的常客。两者结合后便可得到兼具电磁屏蔽及高导热性能且价格具有竞争力的电磁防护材料——在具体应用上,这类碳系电磁屏蔽复合材料一般通过浸润或涂覆的方式负载到织物上,便可制备电磁屏蔽织物,如电磁防护服、电磁屏蔽帐篷等。
石墨
电磁防护材料该如何制备?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及应用,在3月3-5日举办的“2024年全国导热粉体材料创新发展论坛(第4届)”上,粉体圈邀请到了中国电科集团首席专家/三十三所副总工程师王东红研究员为我们分享题为《电磁防护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的报告。
届时,她将从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对电磁防护材料服役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入手,分析强辐射环境下电磁防护材料的损伤机理,同时将分享其团队在电磁防护超材料、先进碳基电磁防护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新型电磁防护材料在多功能/结构一体化、耐极端环境适应性方面的发展展望。感兴趣的话,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会议详情并报名!
关于报告人
王东红,女,汉,1980年3月生,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电科集团首席专家/三十三所副总工程师,太原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博导,电磁防护超复合材料山西省科技人才团队带头人。入选国家部委电子基础产品领域专家、山西省省委联系专家、第五批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863、型谱/型号等项目23项,参与国家863、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30余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科技奖励13项。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Materials & Design等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8件。兼任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磁防护材料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秘书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材料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导热复合材料专委会委员,第四届全国电磁屏蔽材料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白俄罗斯电磁环境效应“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校外),GEMCCON2020 (IEEE GLOBAL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CONFERENCE ) 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电磁防护材料与技术分会主席。
苏州导热论坛
本文为粉体圈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也不得歪曲、篡改或复制本文内容,否则本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