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晶硅产能过剩,价格持续走低,有些多晶硅企业已经进入薄利甚至亏损状态。市场法则告诉我们,多晶硅产业必将继续整合。
据报道,六月整体多晶硅进口价可说纷纷跌至历史低点,进口多晶硅总量10942吨。其中进口自韩国的量高达4833吨,每公斤价格美金15.8元;美国进口量2202吨,其中2196吨透过加工贸易手册进口,进口价每公斤美金14.25元;德国进口量4420吨,进货价每公斤美金19.41元。
回看2015年上半年,美、韩、德三国的多晶硅进口总量为51595吨,其中美国进口量10903吨、韩国进口量24033吨、德国进口量16660吨,其他地区进口量8493吨,仅占总量14.1%。进口均价为每公斤19.15美元,创下新低,比去年同期少了12.1%。大量进口导致中国境内的多晶硅在前半年呈现严重供过于求、价格持续探底的现象。
以保利协鑫为代表的上游企业,希望严格执行“58号文”,限制多晶硅加工贸易的进口,弥补原有的政策漏洞,保护国内的多晶硅产业;而以隆基股份为代表的中下游企业,则希望放开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限制,尤其是对高端多晶硅进口,这样更有利于国内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粉体圈认为:其一,贸易保护只能保护那些落后的企业,即使没有国外企业,中国的优势企业也会把他们打败;其二,中国前年、去年的产销增量,远远大于全球的平均增量,产能过剩必然带来价格下跌、利润下降,优胜劣汰是正常的市场调节机制。
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尤其能体会到自身的渺小,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时更是步步惊心。政策等外力会短暂发挥作用,但却无力长久对抗市场力量,技术和规模都落后的企业最终逃不过的便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粉体圈 作者:启东)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