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范围在一般的光学玻璃制造中,硝酸铈铵的添加量通常在 0.1% - 5%(质量分数)之间。例如,对于一些需要提高紫外截止性能的普通光学玻璃,添加 0.5% - 2% 的硝酸铈铵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若要制造具有特殊光学性能,如高折射率、特定颜色的玻璃,添加量可能会有所提高,可达到 3% - 5%,甚至在一些实验性的配方中,为了探索极端光学性能,添加量会更高,但通常不会超过 10%。
影响因素玻璃成分:不同基础成分的玻璃对硝酸铈铵的响应不同。如硼硅酸盐玻璃和铝硅酸盐玻璃,由于其网络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差异,硝酸铈铵在其中的作用效果也不同。对于结构较为疏松的玻璃体系,可能需要相对较少的硝酸铈铵就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对于结构紧密的玻璃,则可能需要适当增加添加量。
性能需求:如果重点是提高玻璃的紫外吸收性能,只需少量硝酸铈铵即可;若要同时改变玻璃的折射率和颜色,就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调整添加量。比如,要制造用于天文观测的滤光玻璃,对光学性能要求极高,需要精确控制硝酸铈铵的添加量,可能精确到 0.01% 级别,以达到特定的光谱吸收和透过要求。
制造工艺:玻璃的熔化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也会影响硝酸铈铵的作用效果。在高温熔化过程中,硝酸铈铵可能会发生分解或与其他成分发生反应,若熔化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硝酸铈铵的有效成分损失,需要适当增加添加量来弥补。而快速冷却可能会使铈离子在玻璃中来不及充分均匀分布,影响光学性能,此时也需要调整添加量或优化工艺来保证玻璃质量。
英文名Diammonium cerium nitrate
分子式:(NH4)2Ce(NO3)6·2H2O
CAS . :1677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