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外观:硅灰石粉为白色微带灰,红色,呈片状,放射状或纤维状集合体,三斜晶系,有玻璃光泽,解理珍珠光泽。硅灰石的化学分子式为CaSiO3,理论化学成分:CaO48.25%,SiO251.75%。自然界中纯硅灰石罕见,在其形成过程中,Ca有时被Fe,Mn,Ti,Sr等离子部分置换而呈类质同象体,并混有少量的Al和微量K,Na。
压力等条件不同,可能出现3种同质多象体:1.三斜链状结构的Tc型硅灰石,通称低温三斜硅灰石,2.单斜链状结构的ZM型副硅灰石,通称副硅灰石,3.三斜三元环状结构的假硅灰石,通称假硅灰石。目前被广泛用作工业矿物原料的主要是低温三斜硅灰石。低温三斜硅灰石为三斜晶系,大多呈针状,纤维状或片状,常簇集呈扇形,辐射形集合体,有的呈细小的颗粒状。白色微带灰,红色,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解理平行中等。由于硅灰石形成时的温度在1125度左右时可转化为假硅灰石,这时热膨胀系数增加,并由于释放出Fe,Sr等杂质,因此颜色由白色变为奶油色,红色或褐色。
矿物组分复杂,常伴生石英,方解石及透辉石,石榴子石等夕卡岩矿物,后者主要产于接触变质和区域变质型矿床,矿物组分简单,又可分为:硅灰石-石英,硅灰石-方解石和硅灰石-石英-方解石型3个亚类。硅灰石矿石的结构构造通常也有两种:致密块状矿石具细粒花岗变晶或纤维变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硅灰石呈细小粒状,柱状或纤维状集合体,个别极细粒致密者呈玉状,粗晶硅灰石矿石具纤维变晶结构,块状,似角砾状。硅灰石矿石自然类型通常有夕卡岩型矿石和硅灰石-石英-方解石型矿石两类。前者主要产于夕卡岩型矿床中巨斑状或条带状构造,硅灰石晶体粗大,呈板柱状,束状或放射状(菊花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