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UV)辐射是导致皮肤癌和其他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当天然的紫外线辐射源与人工光源(如医疗用紫外线灯等)相结合时,风险就会倍增,因此检测和测量不同环境中的紫外线暴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规避患病风险。
据外媒报道,在巴西圣保罗联邦教育科学技术研究所与圣保罗大学物理研究所合作进行的一个项目中,就包括了关于检测紫外线的研究内容。研究人员调查了掺杂了碳和镁的氧化铝(Al2O3: c,Mg)对紫外线辐照的敏感性,研究结果以《热释光效应α-Al2O3:C,Mg》为题发表在了“Journal of Luminescence”杂志上。
“本身掺碳氧化铝[ Al2O3: c ]就因对 x 射线、β射线和伽马射线等各种辐射的敏感性而闻名,被用于个人和环境紫外线剂量测定。但我们发现,当掺杂镁和碳时,这种材料也会对紫外线产生反应,”文章的第一作者 Neilo Marcos Trindade 教授说。
掺碳、镁氧化铝之所以能感应到紫外线,原因在于热释光效应——物质暴露在辐射下加热时发出的光。“镁掺杂会导致晶体中出现大量缺陷,这使得材料对电离辐射和紫外线等非电离辐射产生强烈的反应,”Trindade 教授说。
其他发现
除了发现这些晶体能够用于检测紫外线外,特林达德和他的学生还获得了另外两个重要成果。首先,材料对紫外线辐射的反应类似于它对β辐射的反应,这意味着迄今为止进行的许多β 辐射测量可能受到紫外线干扰的影响。
第二,材料对这两种辐射的反应变化模式不一样,比如说它对β辐射的反应是线性的,发光随着电离辐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在紫外辐射的情况下,材料的发光并不线性变化,因此紫外线干扰问题在未来的设备中应能得到解决。
资料来源:www.fapesp.br/en
粉体圈 Coco编译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