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氧化锆材质的人工宝石,璀璨程度不亚于钻石,如此大颗粒的宝石,更是不可多得的家居摆件。感谢梧州欧伦锆业有限公司、梧州原石珠宝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宋兴华女士对本次会议的大力赞助,氧化锆会议由氧化锆宝石来助兴,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图1 7月6日氧化锆会议礼品:22mm超级大宝石
既然本次会议赠送如此精美的立方氧化锆超级大宝石,我们何不趁此来提前了解一下合成立方氧化锆宝石呢!
1. 立方氧化锆的基本性质
立方氧化锆(Cubic Zirconia,简称CZ),亦被称作“方晶锆石”、“苏联钻”或“苏联石”,是二氧化锆(Zirconia,ZrO2)晶体的一种。氧化锆天然存在时大部份为单斜晶体(mono-clinic),主要以矿物“钭锆石”(Baddeleyite)存在。以立方单晶体存在的氧化锆在天然中极为罕有,但现时经常以人工方法合成,被广泛用作钻石的代替品。
图2 彩色合成立方氧化锆
立方氧化锆的折光率为2.17,色散0.06,与钻石很接近,又与钻石同属均质性。立方氧化锆的色散0.055,亚金刚光泽,其硬度高达8.5,这使它琢磨成宝石后,可以镶嵌在首饰上长期佩戴,不会被划伤磨毛而失去光泽。除粉红色立方氧化锆表现出非均质性外,其余的均为均质性。合成立方氧化锆具有非常高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耐化学腐蚀性良好,一般内部比较干净,可能有未完全融化的面包屑状氧化锆粉末。合成立方氧化锆可以制出透明度极佳、完全无色的产品。这样,将它磨成宝石后,外观与钻石非常相似。
2. 立方氧化锆的合成方法
2.1 冷坩埚法
冷坩埚法是一种从熔体中生长法晶体的技术,仅用于生长合成立方氧化锆晶体。其特点是晶体生长不是在高熔点金属材料的坩埚中进行的,而是直接用原料本身作坩埚,使其内部熔化,外部则装有冷却装置,从而使表层未熔化,形成一层未熔壳,起到坩埚的作用。内部已熔化的晶体材料,依靠坩埚下降脱离加热区,熔体温度逐渐下降并结晶长大。
图3 冷坩埚法示意图
冷坩埚法制备立方氧化锆的过程主要包括:放料:粉料ZrO2与稳定剂Y2O3按摩尔比9: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入相应的着色剂。引燃:金属锆片或石墨棒,高频线圈加热,1200℃熔融氧化锆导电。熔体稳定30-60min后进行降温结晶。
2.2 水热法
水热法合成立方氧化锆的基本原理:模仿自然界中许多矿物,是根据在矿化水溶液或蒸汽中结晶析出而设计的,包括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造晶成份置于封闭高压釜中较热部位,使其溶解于水中,随后将种晶放在较冷部位使其重结晶。
以Zr4+和Y3+的氢氧化物为水热前驱体,氢氧化钾和碳酸钾作矿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纳米粉末。水热法合成的立方氧化锆晶体为纳米级,目前只能用于工业用途,但是为今后的宝石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3. 各类彩色立方氧化锆
离子着色是主要的宝石着色手段,常用的着色离子是过渡金属离子(如Cr、Fe、Co、Cu等)和稀土金属离子(如Ce、Pr、Nd、Ho等)。它们内部不饱和电子层中的价电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由此引起对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导致着色。
图4 各类彩色合成立方氧化锆
(一)黑色立方氧化锆
采用还原气氛或真空对无色氧化锆进行高温退火,可制得深黑色的锆石。原理是ZrO2中的氧丢失,造成大量的晶体缺陷,对可见光全部吸收而呈黑色。
(二)祖母绿色立方氧化锆
主要的掺杂元素(Pr、Co、Cr等),另外附加了一些微量发光离子(如La、Ti、E r等)。考虑到不同离子高温挥发不同,实验中在配料时特别对不同离子配比进行了调整,以期达到最佳效果。主要着色剂含量1.22%Pr2O3,0.05%Co2O3,0.02%Cr2O3,合成时稳定剂Y2O3含量高,达到15mol%~20mol%。祖母绿色氧化锆用于模仿天然祖母绿。
(三)彩色乳锆
在900℃下,对含12mol%Y2O3的透明氧化锆长时间热处理,长时间退火后还可获得乳白色氧化锆或彩色乳锆。加入Y2O3不足也能产生浑浊。这是因为晶体内部出现四方相、单斜相和立方相共存,异相颗粒的存在使晶体失透或出现混浊现象。乳锆可以用于模仿天然玉石。
使晶体呈现各类颜色时,常用的着色剂及着色剂含量如下表1所示。
表1 常用着色剂及着色剂含量
L-things 整理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