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G技术很火,人工智能也很火(其实火了很久,电影钢铁侠里面的贾维斯,苹果的SIRI,国产的小爱同学,还有小编自定义的“二货二货”语音小助手),而MLCC也很火,貌似两者之间关系亲密,话不多说,直接开聊~~~
现在是啥时代?电子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5G时代,而这些各种时代的实现,是需要物质支持的,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支撑这些时代运转的各种物质基础的重要一员多层片式陶瓷电容----MLCC。
分享一个小编中午看见的小新闻↓↓↓
喜报:中国联通5G正式商用
三大运营商发布5G套餐,长沙5G业务正式上线
不用换卡换号换个5G手机即可使用5G
o(╥﹏╥)o小编心疼的摸了一下钱包
首先科普一下“电容器”,因为可能有些吃瓜同学可能连电容器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电容器作为最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之一,基本所有的电子产品上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而陶瓷电容是最主要的电容产品类型,大约占电容市场份额的56%。其优势在于体积小、高频特性好、寿命长、电压范围大。
陶瓷电容器可细分为单层陶瓷电容,片式多层陶瓷电容(MLCC)和引线式多层陶瓷电容。MLCC因其容量大、寿命高、耐高温高压、体积小、物美价廉,而成为主要的陶瓷电容,占陶瓷电容市场的大约93%。
终于到本文大猪蹄子MLCC,根据某网站数据显示(不知道靠不靠谱但看起来是那么一回事):
应用上,MLCC约70%的需求来自消费电子领域,其中音视频设备的需求占比达到28%,手机设备的需求占比达到24%,PC的需求占比达到18%。车用MLCC也是一个重要的需求来源,占比达到12%。
其中,消费电子的创新大幅增加了MLCC的需求。目前笔记本电脑的单机MLCC用量约400—800颗;LCD电视的单机MLCC用量约500—800颗;普通4G手机的单机MLCC用量约300—400颗;LTE手机的MLCC用量约300—500颗,LTE-advanced手机的MLCC用量约550—900颗,单机用量提升80%以上。
而5G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其高频、短波的特性,因此对于MLCC的用量也跟着提升,根据国巨预估,5G手机的MLCC用量将较4G成长10-20%;华新科也预估将提升至少20%。
在汽车电子市场,近年来车联网、智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也带来了大量新增的MLCC需求。
例如普通燃油车MLCC的平均用量为3000颗,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所需的数量约为12000颗,纯电动汽车所需的数量约为18000颗。纯电动汽车所需的MLCC数量大约是传统内燃车的六倍。
↓↓↓上海喜提“特斯拉”工厂,恭喜未来更绿了!
MLCC地位已经说完,下文将聊一聊材料了~下文将对MLCC的基础原料之一电极浆料来个简单的解说。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电子信息材料重要组成部分的电极浆料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下午介绍一下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产品的电极浆料的相关内容。
↓↓↓吃瓜群众可能不知道具体用来干啥的MLCC大概长这样吧
MLCC是由多层陶瓷介质印刷内电极浆料,叠合共烧而成,长啥样见上图。其介质薄膜的主要制作方法有丝网印刷、Soufill膜、流延法。MLCC的生产工艺流程:浆料配制→陶瓷薄膜流延→内电极薄膜图案丝印→按工艺要求叠层电极图案→电容体层压→电容体切割→电容体烧结→端电极→烧结电极→电镀→测试分选编号→成品。
MLCC内电极浆料的主要成分是由金属粉体、无机粉体及有机载体3个部份组成。内电极生产所用的粉体材料要求纯度高、粉体颗粒近球形、粒径小及分散性好等特性。MLCC外(端)电极浆料的主要成分是由金属粉体、玻璃相及有机载体3个部份组成。金属粉料在浆料中含量很高,它是决定电极性能的主要因素,经高温烧结形成金属网络结构,实现导电功能。玻璃相的主要作用是将金属导电网络固定在陶瓷基体上,玻璃相又称粘结相,其含量一般较低,在电极烧结温度下,流变性很好的玻璃能流过金属导电网络的细小空隙,使金属导电网络牢固地附着在陶瓷基体上。同时,玻璃相还具有调整性能的作用。有机载体不参加组膜,是生产工艺要求的临时性的粘合物。有机载体是有机溶剂的聚合物溶液,是功能相和粘结相微粒的运载体,作用是控制浆料的流变特性,调节浆料的粘稠度,使导电相、玻璃相或无机粉体分散成具有流体特性的浆料,以满足印刷或短接的要求,形成所需形状。
参考文献:
MLCC产品电极浆料性能研究,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郭向华。
粉体圈作者:小白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