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钙粉体作为几乎是最廉价的无机非金属填料,如果企业只是通过简单的粉磨加工生产的产品,只能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获得平均利润,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低,尤其在环保重压下,更加艰难,通过添加改性剂开发专业用途的产品是碳酸钙产业升级之路。
然而,现实生产实践中,单位粉体该添加多少助剂,多数企业没有一套成熟的工艺流程。据了解,业内不少企业进行如下的尝试:一开始会以偏大的改性剂用量、较长的反应时间或是较高的溶液浓度试生产一批,再根据客户的使用情况,逐步减少用量,直至下游用户发现问题,才认为找到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很明显这个尝试过程中,隐藏着风险,也可能会给合作客户带来损失。但过量添加也会让自己成本无端增加,你的产品是市场竞争力就会下降。厂家若能一开始便系统研究出最佳的改性工艺,一步到位对碳酸钙进行可控改性,必定可以节省下许多人力物力,对产业而言也十分具有意义。
另外,做为行业的热点的透气膜碳酸钙粉体,碳酸钙颗粒除了在里面作为填料起着填充作用外,还要负责在聚丙烯、或者聚乙烯膜上制造微孔,并且保证微孔的大小是可以通过气体分子,而又可以阻止水分子的通过。但碳酸钙颗粒想要顺利地在透气膜中安身立命没那么容易。它表面亲水疏油、极性极强,与有机高聚物的亲和性较差,若不对它用硬脂酸、有机偶联剂等进行表面处理,便很容易造成其在高聚物中分散不均匀。那么在透气膜用碳酸钙中,应该如何添加助剂呢?
如果有对上述内容感兴趣的朋友,下面的话你们就得注意啦!这次将于12月29日于珠海举办的“2017全国粉体表面修饰及包覆技术应用交流会”上,粉体圈邀请到了湖南大学的陈小华博士,他将在会上发表题为《碳酸钙超细粉体的可控改性及在透气膜中的应用》的报告。这么精彩的内容,错过就太遗憾啦!
关于陈小华教授
陈小华教授(右)
陈小华教授,湖南大学材料科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涉及新型电子及能源材料、纳米新材料的合成和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及表面纳米技术等工作。现任中国仪表材料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非金属材料协会石墨专家委员会委员,《功能材料》杂志编委,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陈小华博士至今已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承担20余项其它国家、部、省、企业等研究课题。2004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主持的项目“化学气相沉积法批量生产多壁碳纳米管”已通过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并已成功地推向市场。在“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Carbon”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共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SCI、EI收录60篇左右,被SCI他人引用1200多篇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1项已成功转让。
粉体圈 作者:小榆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