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粉体概念在国内医药领域的推广,一直是比较艰巨的任务。国内制药企业对粉体的认同感比较弱,也有学术组织也一直在尝试组织“生物颗粒”的研讨会,但参与活动的制药企业并不多。然而,正在德国纽伦堡举办的powtech粉体展,你随处可见的医药设备企业的身影。“PHARMA”这个单词在这个近1000家展商的展馆中随处可见,有约四分之一的厂家与医药领域相关。
纽伦堡粉体展:左上角飘着的“PHARMA”,意味着粉体与医药特殊关系
你不必去怀疑医药和粉体的关系,不必总是扎堆低端领域。目前,国内粉体设备厂家最津津乐道的粉体生产企业是碳酸钙、滑石粉、重晶石等非金属矿领域,也确实是因为这些领域涉及的企业比较多,比如碳酸钙粉体的生产企业全国约有2000家。然而,该产品的附加值却很低,基础产品出厂价最低可以是200元每吨以下,每吨粉利润不足20元,这种微博的利润甚至抵消不了运费的波动。然而,近期粉体圈报道了关于“湖北新济药业”的资讯,同样他们也是生产碳酸钙粉体,只不过是用在医药领域,然而价格最贵可以在60000元每吨。由200元到60000元,同一种材料,价格居然有如此大的差距。一切来源于“医药+粉体”的融合。
事实上,医药粉体的性质与其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粉体的粒径对于药物的溶出有着明显的影响,关系着药效的好坏。另外,医药粉体的粒径和形貌,也会影响医药制作过程中的流动性等,关系着药品质量的一致性。从粉体圈主办的“2017第二届上海国际药用粉体/颗粒制备技术交流会”的报告参与度上来看,所有的报告人要么来自要外资企业,要么有外资企业的工作经验。这充分说明,国外医药企业对粉体的认识要远远高于国内。目前已经确定的报告人和报告单位如下:
1、聊城大学生物制药研究院,院长,韩军教授,曾在辉瑞制药、雅培制药、诺华制药等世界一流制药企业的工作;
2、珠海真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秦和义商务总经理,曾任马尔文中国区总经理;
3、仪思奇(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杨正红总经理,曾任美国康塔中国区首席代表;
4、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李雪冰博士,美国企业
5、日本细川密克朗公司,严向群,日本总部中国区销售负责人,日本企业
6、堀场(中国)贸易有限公司,日本企业
7、大昌华嘉商业(中国)有限公司,瑞士企业
因此,如果您想了解最先进的粉体技术,不妨从医药工业领域入手。由于医药与人类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的特殊性,要求也一定是最严格的,是将粉体技术发挥到极致的领域。就如同民用工业和军工,当然是军工领先于民用了,就是很多时候由于保密,民用工业无法接触到军工而已,但医药工业随处可见,就是看您是否有跨界的思维了!
粉体圈 作者:沐恩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