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粉体资讯 > 行业要闻 > 正文
当下粉体复合材料的风口:土壤修复
2017年02月17日 发布 分类:行业要闻 点击量:3042
觉得文章不错?分享到: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酸性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取得进展。科研人员利用黏土、生物炭等天然材料制备出一种复合材料,可以降低修复酸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本,对于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继续正文前,小编想先讲一下今年春节回到河北农村的亲身体会。城镇化建设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农村,更比说下地务农。由于大棚的普及,可以说即使是在北方严寒的冬季,人们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储存大白菜和土豆,灌西红柿酱这种事恐怕90后的孩子更是听都没听说过。但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并非完全依赖农业技术的提升,这同时也造成了农田土壤的污染和消耗。

 

据笔者所知,养分缺失导致不施化肥作物生长缓慢甚至根本无法生长,而化肥滥用又导致土壤结构变异失衡,即使进行农田深翻并且配合添加市面上的一些成分改善剂,农田在几年内也将完全成为“毒地”。所谓毒地就是种什么都不长,甚至很快发生病害,目前唯一的处理办法就是把这块地的表层土壤挖走丢弃。

 

说到这里,小编想再插播一个去年刚发生的故事,一个日本企业与中国农村的故事。

 

 

2006年5月,日本朝日啤酒、住友化学和伊藤忠商事合资组建,取名“朝日绿源”的这家企业在山东省莱阳市沐浴店镇落户。朝日绿源公司在莱阳市沐浴店镇租下1500亩耕地,种植玉米、小麦和草莓,养殖奶牛,租期20年,总投资15亿日元。但是租下土地后,朝日绿源发现土壤有问题,农药、化肥超标。于是,前5年的时间他们只做了一件事,撂荒。接着他们又开始养牛,利用牛粪改善土质。即使这样,经过化肥和农药洗礼的土壤依然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在中国投入10年后,在2016年底时选择了退出,将把山东的两家农企卖给中国新希望。退出的理由有很多,但时任朝日绿源总经理乾佑哉指出,很大部分就在于土壤退化。找不到合适的土地,就无法扩大规模,从而无法实现真正的盈利。

 

言归正传,酸性土壤大约占世界不冻土的30%,它造成农业减产而且会激活重金属离子,加剧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和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现有酸性土壤及其中的重金属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等缺陷,且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成为制约酸性土壤和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关键技术瓶颈。因此,迫切需要发展高效、便捷、绿色、低成本的修复技术。

 

据悉,这种利用黏土、生物炭等天然材料制备出的复合纳米材料,不仅能够固定土壤中盐基阳离子,提高土壤pH值,从根本上修复酸性土壤,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六价铬的迁移,降低作物对六价铬的富集,有效缓解六价铬污染。

 

数据显示,中国约有333万公顷耕地因遭受污染而不宜耕种。据此计算,完成全国污染土地治理,所需资金将非常惊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系副教授蓝虹表示,即使采取土壤修复成本较低的植物修复法,每公顷耕地的修复成本也将达到30万元,所需资金总额高达6万亿元。与大气、水污染治理相比,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刚刚起步,总体差距较大。可一旦市场打开,其规模将远远大于大气和水污染的治理。

 

粉体圈 作者:启东


相关标签:
相关内容:
 

粉体求购:

设备求购:

寻求帮助:

合作投稿:

粉体技术:

关注粉体圈

了解粉体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