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粉体技术 > 技术前沿 > 正文
新方法可改变纳米药物载体的形状
2017年11月04日 发布 分类:技术前沿 点击量:3235
觉得文章不错?分享到:

近年来纳米药物技术是药物制剂技术中比较热门的一类新型技术。纳米药物以纳米粒、纳米球或纳米囊等纳米微粒作为载体系统,与药效粒子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后制成的药物,也可以是直接将原药加工制成的纳米粒。

 

 

与常规药物相比较, 纳米药物具有很多常规药物所难以比拟的优势:

①缓释药物,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②制成导向药物后能达到特定的靶器官;

③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减少药用量,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

④改变膜转运机制,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及细胞内药效的发挥;

 

那么对于这些需要借助载体来输送药物至特定靶点,发挥治疗作用的纳米药物而言,载体的设计对提高药物的靶向效率便显得至关重要了。

 

日前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方法,可改变纳米药物载体的形状,这将有助于其运输的抗癌药物释放到肿瘤,提高抗癌药物的效果。

 

聚合物分子在溶液中可自动形成球形中空结构的聚合物泡囊,它因稳定性强、功能多样等优点被广泛用作药物载体,但相比而言,自然界中细菌、病毒等都是管状、杆状的,这种非球形的生物结构可以更容易进入人体。由于聚合物泡囊很难形成非球形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人体里将药物输送到目的地的能力。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使用低温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聚合物分子在溶液中的结构变化。他们发现,在聚合物泡囊的表面加上二萘嵌苯聚合物后,通过改变溶剂中水的含量就可以调整聚合物泡囊的形状和大小。

 

研究主要作者、新南威尔士大学化学学院帕尔·索尔达松教授说:“这一突破意味着我们可以制作出形状可随环境改变的聚合物泡囊,例如椭圆或管状,并将药物包裹在其中。”初步证据表明,形状更加自然、非球形的纳米药物载体更容易进入肿瘤细胞内。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网络版上。


相关标签:
相关内容:
 

粉体求购:

设备求购:

寻求帮助:

合作投稿:

粉体技术:

关注粉体圈

了解粉体资讯